欢迎来到社会科学院 在职课程招生网!
咨询热线:010-84678481

院校简介

College profile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来源:社科院研究生院在职课程招生网 关键词 关键词:研究生院学位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2011年12月制定)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参考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相关出版标准、出版物体例规范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


一、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硕士学位论文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学位论文应在完成开题报告的基础上撰写;内容完整准确,理论性和系统性强,阐述精炼严密,写作规范,文字流畅,相关参考文献丰富;在导师指导下由学位申请人独立完成;无学术不端行为。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着眼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本学科的前沿问题,一般在10万字左右。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本学科的发展状况,一般在3万字左右。


三、学位论文一律用中文撰写,用计算机编辑。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如确有需要,也可用规范繁体字,但前后文应统一,避免繁简混杂和因转换产生的错误。


第二部分  结构要求


一、结构。一般依次包括三个部分十一个方面:


(一)前置:封面、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中英文摘要、中文目录,


(二)主体:绪论(引言、导论或前言)、正文、结论、中外文参考文献,


(三)附录:附录、后记(含致谢)、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适用于博士学位论文)。


二、封面。从我院外网下载,其格式和字体不要变动,只改写与己相关的信息。


(一)“分类号”指中图分类号。凡在“密级”处填写内容不是“无”而是“内部”或“秘密”或“机密”或“绝密”的,须从我院外网下载并报送《涉密学位论文审核表》。


(二)论文题目要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核心内容,有助于选关键词,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一般在20字以内,如需排两行时不得把词分开;如题目语意未尽,可在下一行用副题目。


(三)一般只填写一位导师,若有第二导师且需填写的,须征得系里和第一导师的同意。


(四)“系别”应填写全称,从我院外网“学位管理”的“共用文档”中查实。


(五)“专业”以二级学科为准,可从我院外网“学位管理”的“学科专业”中查实。


(六)“研究方向”以我院当年招生目录中的研究方向为准。


(七)“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和“答辩日期”在答辩通过后填写。


(八)在“2012年4月”中,若非特殊情况,只改写年,不改写月。


三、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从我院外网下载,内容及格式不要改动,此页不编页码。在将学位论文报送学位办时,凡属签署处不得空缺。


四、中英文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包括题头、摘要正文、关键词。


(一)中文摘要正文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能说明学位论文的主要信息(重点是结果或结论,要突出创新性成果或新见解),即不看全文就能获取必要信息,不能与引言混淆;摘要一般不用图、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以1页为宜。


中文关键词是用来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词、词组或短语,主要便于检索;一般3~5个,排在中文摘要的左下方,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中文关键词可从题目、摘要或文章主要内容中精选,选择和判断关键词的简单方法是看所选的词是否为题目中的主要专业名词或词组。


(二)英文摘要题目为“ABSTRACT”;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用词准确,符合语法,小四“Times New Roman”;在英文摘要左下方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五、中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起至范围为“绪论”至“后记”;一般分三级。


六、绪论(引言、导论或前言)。简要说明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言简意赅,不与摘要雷同,不是摘要的注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解决的问题、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注:博士学位论文须有文献综述,其亦可放在绪论或在正文中独立成章。①有叙述和介绍,也有归纳和评价,要体现鲜明的个人观点和对所研究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的把握程度;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综述或介绍;③引用他人的要注明。


七、正文。是论文的主体。


(一)正文标题从第2行始,二号宋体,居中,序号用“第一章”、“第一节”。


(二)文内标题序号标识依次为:一级标题用“一、、二、”,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级标题用“1.、2.”,四级标题用“(1)、(2)”,五级标题用“①、②”。一、二级标题用黑体,三、四、五级标题用楷体。标题需排两行时不要把词分开;标题单独排时后面除了问号外,不要用标点。


(三)文内文字五号宋体,每页34行,标准字符间距,行距设置值20磅。页边距为:上、下2.54厘米,左、右3.17厘米。


八、结论。要精炼、准确、完整,严格区分本人研究成果与他人科研成果的界限,并突出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学位论文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对正文主体其他部分不作统一规定,但须实事求是,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九、中外文参考文献。中外文参考文献是正文引用文献的集中反映,目的在于为从事相同或相近问题研究的读者提供参考资料。


十、附录。并非必须,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均另页起。以下内容可置于附录:①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②以便他人阅读的辅助性教学工具或表格;③重复性数据和图表;④非必要的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⑤关键调查问卷或方案等。


十一、后记(含致谢)。主要记述写作感受,论文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情况等,也可表达对单位、企业、组织或个人的感谢。


十二、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应与学位论文相关,如:已发表或已录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已出版的专著,主要科研获奖,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其他成果。


第三部分  书写要求


一、语言。用词准确,使用的术语、符号、代号等在全文中要前后一致,新的术语、缩略语等可加注。外国人名的内部分界用间隔号分开,如希拉里•克林顿;若人名中有外文缩写字母,则应在字母后加下圆点,如M.杰弗逊。


二、标点。一律使用新式标点符号,除破折号、省略号各占两格外,其他标点均占一格。英文或其他外文的书写格式和标点按通行的规范格式。


注:引文的引号、标点和注序号的位置:①引号内的全部文字和标点应是原文的;②引文省略的省略号应放在引号内;③注序号一律在引号之后;④文末省略号后面不再加句号或逗号、问号等其他标点。


三、数字。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比例),著作的卷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列表时,数字的相同位数要对齐。如:20世纪80年代,20世纪60~70年代,2003年5月28日,302,-125.03,1/4,34.05%,63%~68%,1︰500,《毛泽东选集》第3卷。


注:20世纪90年代与1990年代通用,1990年不要写作“九O年”或“90年”,50%~60%不要写作50~60%,1975年~1976年不要写作1975~1976年或75~76年或1975~76年。


四、用汉字代替数字。(一)星期几。


(二)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三日、正月初五。


(三)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公元1964年10月1日)、日本庆应三年(公元1867年)。


注:在同一篇文章中,同一年号前面括注了公历,后面不必再加。


(四)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而且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如:“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一•一七”批示、“一一•一O”案件、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七七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二O”声明、“九一三”事件。


(五)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如:一律、一方面、十滴水、四氧化三铁、八国联军、二O九师、四书五经、九三学社、十月十七日同盟、路易十六、十月革命、“八五”计划、五省一市、五局三胜制、二八年华、二万五千里长征、二十挂零、零点方案、白发三千丈、七上八下、不管三七二十一、相差十万八千里、第一书记、一机部三所、第三季度、第四方面军、十三届四中全会、十七大。


(六)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


(七)概数和约数。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须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隔开。如:二三米、一两个小时、三五天、三四个月、十三四吨、一二十个、四十五六岁、七八十种、二三百架次、五六万套、一千七八百元。带“几”的数字表示约数时须用汉字。如:几千年、十几天、一百几十次、几十万分之一。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一般用汉字。若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既有精确数也用“多”“余”等表示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一致,其约数也可用阿拉伯数字。


(八)1949年以后台湾出版书目应改用统一的公元纪年方式,不用“民国”字样。


五、图表。图要清晰,其位置一般按先看文后见图的原则编排。图下方居中依次标示图序和图题(中间空一字之距,小五号黑体),图序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二个图的图序为“图1-2”),图题指图的名称。对图的说明或解释一般放在图下,应使用“图1-1表明……”的方式,而不要使用“上图表明……”的方式。


表要整洁,其位置一般按先见表序表题后见表的原则编排。表上方居中依次标示表序和表题(中间空一字之距,小五号黑体),表序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三个表的表序为“表1-3”),表题指表的名称。表中数字对齐方式要美观,空位应用“-”表示无数据。应使用“从表1-1可见……”的方式,而不要使用“从上表可见……”的方式。


六、公式。一般居中编排,与上下文空一行或半行;公式过长的可在符号(+、-、*、/、=等)处转行;公式中的三连点“…”不可改为“……”;公式序号分章编排,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


第四部分  著录要求


可参见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另可参考以下注释惯例:


一、一般中文著作的注释要求


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编号用①、②、…,其位置放在引号之后或所注字、词、句之后的右上角,对某一句子注释的编号放在标点符号前,用小5号宋体。注释内容一般应包括:著者(译者),书名,出版者,年份,版次,页码。


(一)专著。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页。


(二)编著。郑成思编:《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4页。


(三)论文集内论文。浦山:《技术进步与就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浦山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四)译著(译文)。[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190页。


(五)期刊论文。樊纲:《灰市场理论》,《经济研究》1988年第8期,第4~12页。


(六)报纸文章。符福渊、周德武:《安理会通过科索沃问题决议》,199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第1版。(此例适合署名文章)


《朝韩首脑会晤程序大多达成协议》,2000年5月12日《青年报》第6版。(此例适合不署名文章或报道)


(七)通讯社消息。《和平、繁荣与民主》,美新署华盛顿1994年2月24日英文电。


(八)政府出版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研究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768页。


(九)会议论文。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提交给“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的论文,南开大学,2000年6月5日至16日,第2页。


(十)学位论文。徐辉:《从波斯湾到朝鲜半岛:后冷战时期美国危机管理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8页。


(十一)未刊手稿、函电等。“蒋介石日记”,毛思诚分类摘抄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陈云致王明信,1937年5月16日,缩微胶卷,莫斯科俄罗斯当代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藏,495/74/290。


(十二)引用图表直接在图表下注出来源,不用脚注。


(十三)互联网或数据库作品,应注明网址或数据库作者和时间。


二、古籍的注释要求


由于古籍种类和出版状况较复杂,常有一些特殊情况。


(一)一般应注明朝代、作者姓名、文献名、卷数、版本项、页码。如:《史记》卷25,中华书局,1963年,第375页。


(二)常用基本典籍,文献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以及官修大型典籍,可不标注作者,如《论语》、《陶渊明集》等;有些书籍作者失传,应标注“佚名”。如果需要,作者前也可用圆括号标注朝代名。


(三)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标注版本和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影印古籍必要时可标注影印所依据的原始版本。如:崇祯《吴县志》卷2,上海书店,1990年(据明崇祯年间刊本)影印本。


(四)地方志一般不标注作者,只注书名。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前冠以修纂成书时的年代(年号);民国地方志在书名前冠加“民国”二字。如:民国《中牟县志》卷8《地理志》。


(五)正史中人物传之附传可标注为:《魏书》卷67《崔光传附崔鸿传》。


(六)引证编年体典籍,通常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日)。如:《资治通鉴》卷200,唐高宗永徽六年十月乙卯。


(七)引证古籍正文所附注疏、笺释,一般采用在篇名外注出注疏、笺释的方式。如:《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


三、外文著作的注释要求


(一)外文专著、编著、译著。依次注明作者、书名(斜体,主体词首位字母大写)、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如:M.Polo,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Translated by William Marsden,Hertfordshire:Cunberland House,1997,p.××.


(二)外文期刊。应注明作者、篇名(加双引号)、书刊名(斜体)、卷期号、出版时间、页码。如:Paul Pelliot.“Le Chou-king et le Chang-chou che-wen”,In mémoires concernant l’Asie orientale,vol.2,1997,p.××.


(三)引用日、韩诸国文字时,若中间有汉字,则应用其原写法,不能改成中文通行的简体或繁体。如“水谷誠《〈群経音辨〉索引》”,“既刊の目録にょる四大収蔵の内容構成の概観”。必要时可以改译成中文。


(四)互联网资料。对于只在网上发布的资料,如果可能的话,也要把作者和题目注出来,并注明发布的日期或最后修改的日期。提供的网址要完整,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稳定;内容经常变化的网址,比如报纸的网络版,就不必注明了。如:Astrid Forland, “Norway's Nuclear Odyssey,”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vol.4(Winter 1997), http://cns.miis.edu/npr/forland.htm.


注:征引过的文献再次出现时,其出版社、出版地点、出版时间等可不再注。


四、参考文献的编辑要求


参考文献一般可不加序号,可按古籍、专著、论文、外文资料、网络资料等分类。


一、中文参考文献的编写。①参考文献的要件顺序与注释相同,但不用标注具体引用的页码;②参考文献可按作者或书名的音序排列,也可按时间顺序排列,古籍也可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排列;③同一作者的不同著作按出版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其著作一律排在论文前;④当文献信息超过一行时,从第二行起,缩进一个汉字的距离。


二、英文参考文献的编写。①作者为一人或多人中的第一作者,其姓写在前面,并用逗号与名字隔开;非第一作者的姓名仍然把名写在前,姓写在后面。②同一作者的其他著作,用横线代替作者名字。③没有作者的按文献名称的字母顺序排列。④当文献信息超过一行时,从第二行起,缩进两个字母的距离。⑤其他与中文参考文献编写方法基本相同。


第五部分  印存要求


一、博士学位论文封面用淡蓝色纹纸,硕士学位论文封面用淡黄色纹纸。


二、正文用白色A4纸印制;博士学位论文双面印刷,硕士学位论文单面印刷。


三、论文主体连续页码从“绪论”始至“后记”终,非论文主体(如摘要、目录、学术成果情况等)页码分别单独编排;页码居中,用阿拉伯数字。


四、左侧装订,剪切整齐,装订后的尺寸为285mm×205mm(版心尺寸为240mm×150mm)。


五、自行印制。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至少15本(10本):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系各1本,学位办存档4本(3本)。


六、匿名评阅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印制要求:①封面和内文应删除作者及导师的所有信息,②4本,③遵照系规定的时间。


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在我院档案室(不存硕士学位论文)、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各存1本。与文本学位论文完全一致的电子版学位论文报我院图书馆存储。


有关社科院在职招生 在职报考条件相关信息,可以点击在线客服,专业老师给您详细解答。